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補品不一定與高油、高鈉、高普林畫上等號血壓、血脂高進補得挑對藥食材

吃補品藥膳總讓人口乾舌燥,血壓、血脂飆高?醫師指出,不見得如此,血壓、血脂高並非不能吃補品,重點是挑對食材、藥材。

部分民眾對補品的印象可能停留在黑黑的藥湯,裡面一定有雞肉、排骨,羊肉,浮著厚厚的一層油,少不了川芎,當歸等偏溫的藥材,所以「火氣大」、血脂,血壓高的人常避之唯恐不及。

醫兒科醫學會理事醫師對此表示,其實選擇補品,不需有「制式化」的既定思考;只要先了解體質,靈活運用材料,食用藥膳,有助於輔助血壓、血脂控制。

民眾常將補品與高油、高鈉,高普林畫上等號,然而如果自己多些食材、藥材的常識,並向醫師請教,了解體質所需,醫師指出,民眾完全可以輕鬆料理出健康的補品。

醫師進一步指出,有些魚類與藥材搭配的藥膳完全能透過電鍋完成,等電鍋跳起來不久,菜就能上桌,一點都不麻煩;大部分藥膳的做法是先將藥湯煮出來,濾掉藥渣,再與一般食材合煮,如此便不會吃到藥材的殘渣。

醫師強調,有些血壓、血脂高的人,的確常出現口乾舌燥,身體容易發熱等現象,此時可挑選滋陰藥材,中醫認為陰陽是相對的,陽容易過亢者,使用滋陰藥材,有助平衡熱象。

不過,醫師亦提醒,並非所有血壓血脂高者皆屬火氣大的族群,有些患者偏虛、寒,向醫師請教,弄清楚自己的體質,就是選對藥膳的第一步;醫師也認為久病常造成虛、瘀,患者體質會隨時間產生變化,合適的藥膳可搭配治療輔助改善虛、瘀等表現。

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你可能沒想過你的身體和「吃」下去的東西會有多密切的關係,吃對食物長命百歲、吃錯食物疾病纏身。

「錯誤飲食觀念」在目前社會中已普遍化,這其中包括「半知半解」的錯誤認知;「貪圖便利」或「偏好口感」等,都已造成人類經常被「營養偏差」或「烹調不當」慢性或急性傷害,導致「慢性病」、「難治重病」的不斷發生。

「營養偏差」是形成貧血、或血濃度增高、或偏太酸、太鹼性體質,或消化排泄不良等病症主因。「烹調不當」則是將食物惡質化,使人們經常被「慢性中毒」而不自知,是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疾病發生,形成因素可能性是多方面的,飲食是其中重要一環,但在治療時,大多數人卻依然只重視「藥物」治療,而忽略「病從口入」及其他重要問題,尤其忽視「正確食療」(療養兼備,避免錯誤傷害)的重要性,造成許多疾病至今依然難被根治!

人們必須深入了解食物特性與功效,避免因「粗淺認知」產生「誤解誤吃」,造成長期慢性傷害,應結合各種有效食療法,及綜合中西醫學理、營養學、生物學、物理學、烹調學等各種有關學理,才能大步提昇食療功效,增強免疫力,積極有效預防疾病發生,或協助病患快速康復。

不再「誤吃誤傷」、「病從口入」,方能確實做到預防及治本功效。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已多到讓人來不及全面吸收過濾,只好碰運氣。若是獲得正確常識,能讓人受益良多;但一知半解或似知未解,甚至是錯誤的傳導,就可能會被「誤導」自找麻煩。

有關保健及幫助康復的資訊,會影響到人體健康與生活品質,故須細心體會查證資訊是否正確?是否客觀?是否已經全面性觀察及深入理解?若未能充份理解,或未經深入探討,而匆促傳播訊息,若是正確,則功徳無量;若是訛訊,則將誤人誤己。

從事醫療研究及輔導者,須經過長時間觀察與多方體驗,及細心觀察後再傳消息,方不致誤導人,否則匆忙教導,將造成人們觀念錯誤,致長期受到慢性傷害,導致終身遺憾!

若想引導人們走向健康(包括身心靈),個人需先放寬胸懷,放眼觀察全面可能影響健康的所有問題,深層了解人體與萬物間的相互關係,與相對應等各方面問題,才能預防「思想偏差」及「故步自封」等「自我侷限」的盲點,方不致誤導人而不知。

若只知道部分常識,而未能知道更重要部分(如食物或藥物的負面傷害等問題)就傳播訊息,結果可想而知:其聽眾、觀眾、信徒、被輔導者或被醫療者等就須自求多福;人們若只是知道其所傳導的正面功效,而不知該物質在用錯方式,或用過量時的傷害(每種物質選擇與攝取量都將影響個人體質反應變化),而盲目多吃或多用,會造成嚴重負面傷害,後果不堪設想。

身為輔導者,若因個人觀念錯誤,或所吸收的資訊錯誤,尤其是從事醫療保健輔導者不斷誤導人就更危險;他們會誤導病患者吃錯食物,也引導病患者產生同樣錯誤思想,導致長期於不知不覺中經常吃傷身體,讓病情不但無法康復,卻變成慢性病,甚至因錯誤過分嚴重,使病情更加惡化,許多慢性病、嚴重疾病及各種癌症等,多數是因被長期誤導至細胞無法正常健全,導致逐漸發生病變而引發的病症。

有人再推廣期間找一些補助說明的文獻或資料,加強其產品銷售說服力,若是找到正確資料,本身又能正確理解其中道理,就能造福眾生,功德無量;若是相信錯誤資訊,或只是半知半解,就要小心勿誤導他人。

現代人普遍忙碌,一般較重視效率與便利,故常發生「急就章」或「差不多就好」的處理方法。但急就章或差不多就好是屬於「粗糙」的吸收或理解,很可能是屬於「幼稚資訊」或「錯誤資訊」,則自誤或誤人的機率就相當高。

改善體質增強免疫 香蕉有一套

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四季氣候溫和,溫差甚小,特別適合各種水果的栽種。在眾多水果中,早期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的香蕉,不但為台灣搏得「香蕉王國」的美名,近年來也深受許多營養學家推崇,大力鼓吹國人多吃香蕉保健身體。原因來自於香蕉雖價格低廉,但卻富含多種有益人體的營養素,在許多水果中脫穎而出,成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首選。

在商業發展日益活絡的當下,外食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漸漸造成許多人營養失衡的狀態,透過蔬果來補充不足的營養,幾乎也成為時下最唾手可得的方法。在營養學家眼中,香蕉是一種非常滋養的水果,只要適度食用,幾乎可以補充人體所有必需的營養。

香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E等,其維生素A為β胡蘿卜素「維生素A先質」可以減輕眼睛的乾澀與疼痛,舒緩眼睛疲勞症狀;維生素B6則能強化免疫力,並與維生素C結合抵抗疾病的侵害;維生素E可保持人的活力與經精神旺盛,每一百公克的香蕉就擁有0.27毫克的維生素E,含量非常可觀。

從水果的養生面而言,香蕉中的鉀離子具有抑制納離子過度活躍、穩定血壓的功效,並能分解脂肪,使脂肪溶解於水中,協調心肌收縮平衡。香蕉中大量的膳食纖維與寡果糖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益生菌的滋生,幫助排便。不但如此,還能防止小腸吸收脂肪,所以也被奉為減肥聖品,前一、二年日本出現的香蕉減肥法,就是因此而風靡全國。

香蕉的對人體的益處不勝枚舉,除了上述的營養,很特別地它還含有一種神奇的化學物質,可以在人腦中轉化成一種名為5-羥色胺的神經物質,5-羥色胺濃度高時可以使人心情愉悅、降低憂鬱感,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非常奇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香蕉雖有許多神奇功效,但在中醫觀上,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中醫認為香蕉屬於較寒涼性的水果,所以空腹時不宜過量,否則會加快腸胃運作,使血液循環加快,增加心臟負擔。其鎂離子豐富,雖有益心血管,如果過度食用,反而會造成血液中鎂離子失衡,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失去原有效果。另外,骨傷患者也不可多用,是因為香蕉含醣份高,攝取過多時血糖也隨之增加,此時骨髓會抽取骨骼中的鈣質參與代謝,骨傷患者正需要鈣質修復受損的骨骼,所以這個時期也不適合以香蕉補充營養。

2003年,日本癌症學會發表了一篇報告,證實一天只要吃2根香蕉即能有效改善體質,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禦疾病入侵維持身體健康。在台灣,香蕉可以說是廉價的營養聖品,適時適量的食用,不但能維持體態、促進身體機能正常化,另一方面,也能鼓勵長年在艷陽高照下辛勞的蕉農,何樂而不為呢?



肝病 忌辛辣、油膩食物

氣溫偏低,辛香料在烹調中的用量往往增加,甚至部分民眾還藉吃辣取暖。醫師在醫論壇發表分析指出,若是患有肝病,辛辣食物還是得更嚴格控制,以免過度刺激肝臟。

醫師提到,香辛料過多仍會刺激肝臟。許多人都愛吃辣,甚至有吃辣養生之說,但醫師表示,肝發炎的患者不宜過度攝取辣椒或其他辛辣食品,可能助長發炎。

辛香料的成分繁多,很多需要在肝臟代謝,吃太多對肝病患者身體產生負擔,其他口味重辛香之物其實也都不建議過度食用。部份醫師也認為,肝臟處於發炎狀態的病患,避免過多調味料,以免加重發炎肝細胞的損傷。其餘如燒烤、醃漬的食物患者最好也少碰。

另外醫師也認為肝病患者忌油膩。畢竟肝炎時肝細胞分泌膽汁功能發生障礙,為減輕肝臟負擔,必須少吃油膩以利肝臟恢復。

體質虛寒女性 喝桂圓銀耳薑湯可助睡

體質虛寒的女性,到了冬天手腳冰冷,此時若未注意保暖,比較容易出現睡眠困擾。醫師建議,此時可以喝點桂圓銀耳薑湯。
醫師說明,桂圓銀耳薑湯是補血助眠茶飲,材料包括:桂圓(龍眼肉)30克、銀耳20克、紅棗10粒、薑片3片、紅糖適量。做法是將銀耳用水泡軟,去硬蒂,撕成小片;紅棗洗淨。再將材料一起放入電鍋內鍋中,加3碗水,外鍋加1杯水,蒸熟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食用。有助養血安神,滋潤肌膚。

醫師針對有失眠困擾、體質消瘦女士另提供一道補血助眠藥膳-歸地燒羊肉。材料包括:鮮羊肉500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大棗10克,以及薑絲、熟豬油、白糖、醬油、精鹽、味精、料酒、清湯、地瓜粉各適量。

做法是將羊肉洗淨,切成長約3公分、粗約0.8公分的肉條,將羊肉入沸水燙一下,撈出用溫水洗淨。再將當歸、生地、茯苓洗淨,大棗用水浸泡後,用溫水洗淨。

鍋內加入少許豬油,用中火燒至五、六成熱時,用薑絲爆鍋,放白糖炒化,加羊肉煸炒一會,加入料酒,注入清湯,放入醬油、精鹽、當歸、生地、大棗等。用大火燒滾,再改用小火燉約1小時。揀去當歸、生地,淋入地瓜粉勾芡,加味精,翻勻,盛入盤內即成。

醫師表示,上述藥膳可幫助溫經散寒、增重豐體、補血助眠。羊肉甘溫,能暖中補氣、滋陰驅寒、生肌健力。而當歸、生地、大棗合用有助養陰生津,再與羊肉一起燉煮食用,對人體補養效果更佳。對體質消瘦女士,有強健豐滿作用,又能補血助眠。

王靜修醫師提醒,享受中藥冬令進補之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中藥的作用屬性及食物的寒熱性味,如此才不會越進補越糟糕,並造成口乾舌燥、咽痛聲啞、便秘或腹瀉等不適。冬季進補要秉持「隨虛而補」、「因病而補」和「補虛益損」,而非拚命亂補,尤其現今民眾營養過剩、營養失調的情況很普遍,隨便補不但花錢、還容易傷身體。

吃橘勝維他命 抗氧化物功效更大

吃一顆橘子比吞維他命丸更好!美國楊百翰大學食品科學家發現,抗氧化物質以特殊比例混合,功效更大,若單獨食用單一抗氧化營養素,保健效果反而比不上食用天然食物。

醫界有些研究顯示,抗氧化劑可以減緩細胞老化,幫助防癌,且有助預防心臟病,但目前研究結果還是沒有定論。美國楊百翰大學營養學與食品科學副教授托瑞?帕克(ToryParker)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表示,事實上吃一顆橘子會比吃維他命C補充碇更好,因為橘子中的各種抗氧化劑成份以特殊比例混合,這樣對身體較有益處。

研究人員檢驗發現,橘子含有「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是數種生化物質的總稱,「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還可以抗菌,這些化合物互相搭配作用,才能發揮最大營養價值。植物運用「酚類化合物」保護自己免於腐爛、遭蟲蛀,讓植物可以抵禦其他生物的攻擊。

托瑞?帕克指出,餅乾、糖果,以及一些含糖點心變得隨處可見,越來越普及,吃這些東西以前要記住一件事:水果才應該是點心首選,最好以水果取代甜食,對身體比較健康。

新鮮麥芽、榖芽、豆芽 助消化還養肝

麥芽、榖芽不僅幫助食物消化,還有養肝的作用。醫師在養生講座中指出,新鮮的麥芽,榖芽協助肝的疏泄,也能促進消化機能。

麥芽,榖芽常用於改善消化,醫師表示,豆芽菜也有類似的效益。醫生常以山楂、麥芽改善消化、如果沒有胃酸異常困擾,民眾平常也可吃點酸梅來開脾增加食慾,飲用四神湯來健胃整腸。山楂本身對改善過食肉類造成的消化問題特別有幫助,麥芽則可改善吃米飯五榖導致的過飽感。

若是米飯、澱粉質攝取過量,醫稱為「榖積」。醫師指出,可煮麥芽加上榖芽的茶飲,以利代謝。如果是平常特別愛吃肉的民眾,可以山楂加上草決明煮水當做輔助養生茶;適度喝些山楂烏梅茶亦可幫助消化,有胃酸異常困擾者則不宜喝太多。

單純的消化不良,醫開予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等健脾胃方劑加上神麴、雞內金、麥芽、陳皮等單方,通常可輔助能改善不適。

不過醫師提醒,若消化不良伴隨長期反復嘔吐、體重下降、黑便或血便,還是必須考慮進行詳細的腸胃道檢查以免忽略惡性疾病。

多吃藍莓防高血壓症候群關鍵歸功花青素

英美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花青素的藍莓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及其引起的各種疾病。花青素屬於黃酮類物質,茶、果汁、紅酒、黑巧克力等食物中也都含有這類物質。

新華社報導,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和美國同行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報告指出,為研究飲食對血壓的影響,對10多萬名志願者進行長達14年的健康狀況跟蹤調查。

這些志願者每2年報告1次健康狀況,每4年報告1次飲食情況。研究開始時,所有人都沒有高血壓症狀,但14年後,約3.5萬人出現高血壓症狀。

研究人員分析志願者的飲食狀況後發現,經常吃富含花青素的藍莓、並因此大量攝入花青素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與不怎麼吃的人相比,要低10%。

參與研究的東英吉利大學教授艾丁·卡西迪說,這項研究證實了花青素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卡西迪指出,以前人們知道黃酮類物質有降血壓的功效,此次研究顯示,人們可以從不同途徑攝入黃酮類物質,但藍莓功效最顯著;同樣富含花青素的草莓,降血壓效果也不錯。接下來研究人員還將進行更精確的量化研究,以確定日常飲食中花青素的最佳攝入量。

對付脂肪酸代謝異常防血管疾病 番茄能提供一定助力

番茄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果,日本最新研究發現,番茄中的營養成分有助預防血管疾病。日本京都大學博士研究團隊從番茄中萃取出一種營養成分,稱為「9-含氧-十八碳二烯酸甲基酯酸」(9-oxo-octadecadienoicAcid),這種成分可幫助預防血管疾病,減緩脂肪酸代謝異常等問題。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分子營養與食品研究」期刊(MolecularNutrition&FoodResearch)。

研究計畫主持人是京都大學的博士,研究人員想了解哪些營養成分可以對付脂肪酸代謝異常。脂肪酸代謝異常的患者血脂濃度往往不太正常,血液中的膽固醇、脂肪容易異常堆積。

博士解釋,脂肪酸代謝異常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症狀,但脂肪酸代謝異常卻會導致一些血管疾病,如動脈硬化、肝硬化等。這些血管疾病很可能就會產生症狀。想預防這類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血脂囤積於血管。

研究指出,醫界很早就發現,番茄含有很多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都對健康很有幫助。這次研究團隊分析「9-含氧-十八碳二烯酸甲基酯酸」成分,結果顯示,這種成分也許可以抑制脂肪酸代謝異常。這種化合物會加強脂肪酸氧化,有助調節肝臟脂肪代謝。

博士認為,從實驗結果來看,這種化合物有助預防肥胖相關慢性病。這表示民眾若想以簡單方式處理血脂異常問題,可考慮在飲食中適量攝取番茄,這樣做多少可提供一點幫助。

外食族,妳好毒!四招打造腸道排毒力



現代人越來越忙碌,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人口比例明顯上升,或是雖然回家吃晚餐,早、午餐卻是在外隨便打發。
妳或家人也是這樣的外食族嗎?當心外食讓妳老得快……
 

不健康的飲食(如高油、高鹽、高糖、低纖維)與外食中的毒素(如防腐劑、人工色素、非法食品添加物、蔬果殘留的農藥、化學肥料……等等,都是外食族比一般人更容易接觸到老化毒素的原因,不想這些毒素讓人老,請開始打造腸道排毒力!本期魅麗雜誌推薦給讀者排毒四招,用最簡單的方法變成清腸美人

第一招: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對於腸道健康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對於排毒作用來說,可以幫助糞便變軟,排便暢通,減低毒素在體內的停留時間,也會吸附毒素,同時更是腸內好好菌的食物,可以促進腸內益菌生長,減少壞菌生長空間。

膳食纖維是幫助體內廢物由腸道排出的重要功臣,分為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兩類,其中可溶性纖維較常被忽略,但卻是幫助排便的重要角色,水溶性纖維中的果膠可以增進糞便體積與含水量,有粘性的海藻、昆布、蘆薈、燕麥、秋葵、蒟蒻、木耳都很豐富,其他包括牛蒡、胡蘿蔔、熟香蕉、南瓜、柑橘類水果、綠花椰菜、甘藍菜、甜菜、地瓜、馬鈴薯、豆類、愛玉、仙草都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安排在平日的飲食內容,交替食用。

水果方面可選幫助刺激腸蠕動的奇異果、木瓜;蜜棗、水梨、蘋果有不易吸收的山梨醇,有改善便秘的效果。

第二招:補充鮮活酵素
 我們的體內超過上萬種的酵素,身體的所有功能都需要酵素來幫助運作,酵素可分為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等兩大類,酵素與排廢的關聯在於,人體自身可以製造的酵素量是固定的,當身體再進行消化、吸收、代謝、修復等活動都會消耗酵素,如果其中一樣活動特別需要費力,體內會自動減少提供其他活動的酵素量。

飲食中多肉類蛋白質的人,酵素消化會特別嚴重,因為肉類本身既不含酵素也難消化,當我們在消化食物上須要耗掉大量的酵素時,用於代謝的酵素就會被減少,代謝力降低不但體內廢物較難排除,也容易發胖。

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在其著作《不能吃的秘密》指出,現代人多半消化酵素不族,可以選擇以天然蔬果酵素製程的消化酵素補充品,適時減輕身體負擔。除了適當的補充酵素之外,營養師建議可多吃當地、當季盛產的鮮活食品,也都有較多的酵素存在。

第三招:吃魚取代吃肉
 任何飲食的調整最好是循序漸進,想要變成清腸美人,聰明的攝取動物性食品是第一步,最簡單的開始就是把菜單中的肉類以魚類取代。

肉類的問題除了當中的膽固醇、油脂容易造成心血管問題之外,也會讓糞便變得堅硬,慣吃肉類的人一定都能感受到這一點,便秘的機率自然大增。同樣是動物性食品,為甚麼魚比肉好?差別在於當中的油脂,肉類的油脂會讓血液混濁,魚油會讓血液清澈。

食用魚類要注意深海大型魚類的汙染問題,可以改吃整尾可以吃下肚的小魚乾或是秋刀魚、青花魚等藍身魚類。

第四招:持續運動取代激烈運動
 另外還要考量到運動對於排毒的影響。許多人都知道不運動、少蔬果的人較容易累積廢物毒素,但運動也是有要注意的地方。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排汗、幫助血液循環與增加代謝能力,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激烈運動可能使排汗量增加,但以排放體內毒素與廢物的觀點來看,排便順暢的次序要優先於流汗。另外,腸子的特性是在放鬆的狀態下比較能運作,和緩但持續的運動比較能活化腸道。

建議用快走代替慢跑,以鑽研深度呼吸的瑜珈與太極來取代有氧舞蹈,對於腸道的排毒、排廢較有助益。
 

蔬果過量可能脹氣

 要提醒讀者,雖然蔬果對清腸有幫助,吃過量卻可能因為身體無法處理而產生脹氣的問題,特別是想用只吃蔬果減肥的女性更要注意,衛生署建議一天食用三碟蔬菜(蛋糕盤大小)、兩份水果(橘子大小),纖維素的攝取量就大致足夠。
過量的纖維素可能人體無法吸收,反而提供腸內細菌過多養分,產生氣體與酸類導致脹氣,每天攝取水果的體積不要超過六個橘子體積大小。另外,豆類、洋蔥、地瓜、玉米、甘藍菜、花椰菜的果糖與纖維素難以被人體吸收,一天不宜同時攝取過多。

健全醫療重要,正確食療更重要

醫療研究對人類的壽命延長與協助康復貢獻很大,功不可沒。但是人們必須每天吃食物充饑,補養身體,生病時尤其需要。醫師雖為患者開立有效處方,但患者卻因飲食觀念錯誤,依然常吃對身體有害食物,必減醫療功效。

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性及藥性,這些在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及古中醫藥書籍中都明確記載。一般食物性較溫和,具無毒性或有小毒性,才會被列入食物群中,被人們常使用,食物不但可補養身體,若選對食物,吃對方法,則可達到「治病」又能「固本治本」功效,但吃不適合身體的食物或攝取方法不當,也會成為有害物質,危害健康,甚至影響生存。至於藥物,絕大多數有副作用,應盡量避免吃進身體內,除非不得已才服用藥加強療效,但用藥須十分謹慎,尤其應盡量避免長期吃藥,傷及腸胃與肝腎等器官。

醫療研究與治療者不宜過分主觀,若不深入理解「正確飲食」的重要性,忽視每天一吃就影響健康的物質,經常吃傷身體,或堅持只用「藥療」漠視「食療」,讓人類醫療悲劇不斷發生,這是「捨簡取繁」、「捨易取難」的可悲又可笑之大怪事。

「正確細緻食療法」是指「正確有效」、「詳解不誤導」的食療法,非只是理論式「藥膳」,或「粗糙盲目式食療」(不對證調養,一概而論式的食療建議)而言。平日用餐需選對食物(適合自己身體),做對調理方法,食不過飽,才能達到「療」與「養」兼備功效。

屬於「病從口入」的疾病,若能先以簡單、經濟、不傷身、不浪費之自然「自癒法」幫助自然康復,是幫助健康,建立更大健康保障的最理想方法。

「正確細緻食療法」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為國家及個人都省下龐大醫藥費,讓人們少受病痛之苦,而受益更多。

日喝3杯牛奶 心安啦

喝牛奶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哈佛大學、荷蘭瓦罕寧恩大學歸納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國十七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三杯牛奶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許多人認為,飲用牛奶容易引起心臟病,不過這些研究顯示,心臟病、中風風險、整體死亡率,都和攝取低脂奶製品無關。

全球乳品機構技術總監辛蒂?史懷哲博士(CindySchweitzer)在新聞稿中指出,牛奶、乳製品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提供多種營養素,如鈣、鉀和蛋白質等。美國、有些歐洲國家建議民眾每天攝取三份乳製品,但許多民眾還是不敢吃乳製品,擔心乳製品會引發心臟病。

研究人員指出,事實不然,美國研究人員檢驗二十一份研究,研究對象近三十五萬人,結果發現,乳製品的攝取量和心臟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沒有關連。

另外一項研究對象達二三三六六人的瑞典研究發現,每天補充鈣質有助減少二十五%的心臟病、癌症死亡率。
另外,澳洲曾進行十六年研究,研究對象包孩一五二九人,研究結果也發現,和較少食用乳製品者相比,常食用全脂乳製品的人,其心血管死亡率減少了六十九%。

何謂「辨證對症飲食」?

即先辨別體質狀況,了解「病症」發生是屬於何種「病證」?才能「對症」開飲食或藥物處方,否則容易產生誤診、誤導、誤傷致加重病情的後遺症。
病證和病症有何不同?
「病證」:屬於熱性體質、或寒性體質、或內熱外寒體質、或上熱下寒體質……等體質辨別即屬之。
「病症」:如頭痛、頭暈、牙痛、腰酸、肩緊、胃痛、脹氣、便秘、頻尿、咳嗽……等症狀皆屬之。
中醫看法:病證≠病症,病症是病證的症狀反應,了解「病證」比了解「症狀」更加重要,若弄錯體質,就可能開錯處方,難根本解決疾病。
例如胃痛:
一定要先了解引發胃痛的主要因素,可先利用四診(望、聞、問、切)了解基本體質狀況,如:
  1. 胃若屬「熱證」,一般是因胃發炎所產生的胃痛:就須用寒涼或具消炎性的食物平衡調理,才能止痛,若繼續吃熱性食物,就會讓胃火再加熱,胃發炎的症狀就會更加嚴重。(熱燥食物吃多易引發胃炎)
  2. 胃若屬「寒證」,所引發的胃痛,多數是因胃的消化功能不良,或因胃酵素分泌不良,或因胃消化蠕動差致有礙消化吸收,或因腸蠕動不良易脹氣等症狀所致。若食物的纖維攝取太多,或吃多不易消化食物讓胃受不了,也會胃痛。此時就須用「溫性」易消化的食物調理,若再吃多「寒涼性」食物,胃會更難受,消化功能也就更難正。
熱證胃炎的有效食療方之一:
    甘藍菜汁80cc+深色萵苣菜汁50cc+胡蘿蔔汁50cc,空腹服,慢嚥。(若無特殊狀況,每周可喝三至四次,一天一次)
註:甘藍菜,即俗稱高麗菜或圓白菜;深色萵苣菜是指A菜或綠色萵苣或油麥菜或萵筍葉等。
寒證胃炎的有效食療方之二:
  1. 甘藍菜(切小段,煮軟)+生薑(少許,不吃)+油鹽(少許)→煮成清湯(吃菜為主少喝湯,細咀嚼,一小碗)。
  2. 嫩深色萵苣菜(如A菜或油麥菜等)+蔥或生薑(少許,不吃薑)+油鹽(少許)→煮成清湯(菜切小段,吃菜為主少喝湯,細咀嚼,一小碗即可)。
 註:以上兩種可交替吃,但不必每天吃,胃腸舒服時即可止。

攝取「弱鹼性均衡飲食餐」

攝取「弱鹼性均衡飲食餐」對人體保健是很重要的基本原則,不僅能長期獲得健康保障,還能自然提升免疫系統,積極改善體質與協助康復。

但觀世界各地所供應的餐飲,依然偏重於口感及高蛋白質物的千變萬化,卻忽略很重要的「營養均衡」、「弱鹼組合」、「優質烹調」、「自然無汙染」的保健飲食基本法則。目前市面上餐飲供應(包括高價位的餐飲)約70%以上屬於「酸性組合餐」、「營養不均衡」;甚至有些食品(尤其是素食材料及零食點心)添加許多對人體不利之化學物品製作,這也是為什麼患「慢性疾病」者愈來愈多,十大死亡因素除了意外傷害及自殺因素外,其他都是由「慢性疾病」逐漸嚴重惡化形成,而慢性疾病與長期錯誤飲食有密切關係。

若能提高飲食文化,淨化飲食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安心在外吃到對身體有益無害的餐飲,人們罹患疾病機會將會大大減少,自然能達到隨時保健,隨時吃出健康之基本保障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攝取咖啡因 有助清腸、解宿便



相信不少上班族每天早上起床都要來一杯咖啡醒醒腦,咖啡中含有豐富的咖啡因、咖啡酸、綠原酸等,適量的咖啡因可以刺激大腦皮質,使肌肉細胞活化促進感覺判斷,也就是讓人感到能振奮精神的原因。

 咖啡中的天然抗氧化物可有效對抗自由基,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效率控制體重消耗熱量加速脂肪分解,增加新陳代謝,減緩肌肉疲勞。咖啡因還能刺激交感神經,有助消化系統運作,幫助改善排便不順的窘境。咖啡因也具有利尿功能,能協助腎臟將體內多餘的鈉排出。
 
 不過市售罐裝咖啡的糖分常比現泡咖啡來得高很多,如果怕胖又需要咖啡,可以嘗試含有水溶性纖維的咖啡。水溶性纖維通常來自於水果果膠、海藻類以及各種植物膠等,能延緩醣類的吸收,改善飯後血糖不穩,調節胰島素的分泌,延緩飢餓感,是清體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健全醫療重要,正確食療更重要

醫療研究對人類的壽命延長與協助康復貢獻很大,功不可沒。但是人們必須每天吃食物充饑,補養身體,生病時尤其需要。醫師雖為患者開立有效處方,但患者卻因飲食觀念錯誤,依然常吃對身體有害食物,必減醫療功效。

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性及藥性,這些在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及古中醫藥書籍中都明確記載。一般食物性較溫和,具無毒性或有小毒性,才會被列入食物群中,被人們常使用,食物不但可補養身體,若選對食物,吃對方法,則可達到「治病」又能「固本治本」功效,但吃不適合身體的食物或攝取方法不當,也會成為有害物質,危害健康,甚至影響生存。至於藥物,絕大多數有副作用,應盡量避免吃進身體內,除非不得已才服用藥加強療效,但用藥須十分謹慎,尤其應盡量避免長期吃藥,傷及腸胃與肝腎等器官。

醫療研究與治療者不宜過分主觀,若不深入理解「正確飲食」的重要性,忽視每天一吃就影響健康的物質,經常吃傷身體,或堅持只用「藥療」漠視「食療」,讓人類醫療悲劇不斷發生,這是「捨簡取繁」、「捨易取難」的可悲又可笑之大怪事。

「正確細緻食療法」是指「正確有效」、「詳解不誤導」的食療法,非只是理論式「藥膳」,或「粗糙盲目式食療」(不對證調養,一概而論式的食療建議)而言。平日用餐需選對食物(適合自己身體),做對調理方法,食不過飽,才能達到「療」與「養」兼備功效。

屬於「病從口入」的疾病,若能先以簡單、經濟、不傷身、不浪費之自然「自癒法」幫助自然康復,是幫助健康,建立更大健康保障的最理想方法。

「正確細緻食療法」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為國家及個人都省下龐大醫藥費,讓人們少受病痛之苦,而受益更多。

吃冰消暑不要大口吞易頭痛

炎炎夏日,大口吃冰消暑,好不愜意,但醫師提醒,冰吃太快易引起頭痛,吃冰解應小口慢慢吃;而夏天進出冷氣房,也得小心因氣溫忽冷忽熱,造成氣喘發作。

部分民眾恐都有過在炎夏大口吃完冰後,出現頭痛不適的經驗,醫師解釋,這確實是因民眾冰品吃太快引起,民眾大口吃完冰後,會讓身體因溫差,出現頭皮肌肉血管緊繃,而出現頭昏、頭痛等緊縮性頭痛狀況,因而建議民眾,炎夏若有意消暑,應小口慢慢吃,避免欲吃冰消暑,反致頭痛。亦提醒患有心血管病患者,夏天最好還是避免吃冰,避免疾病控制不利。

除此,因近來夏天一年比一年酷熱,讓國人也越來越仰賴冷氣,但診所醫師提醒,患有氣喘過敏問題的民眾,炎夏進出冷氣房,應小心環境溫度忽冷忽熱,導致支氣管因遇冷空氣出現痙攣,致使氣喘發作。

醫師指出,夏日消暑,喝青草茶、西瓜汁或經稀釋的運動飲料,都比吃剉冰、冰棒等會致使身體快速降溫的方式,要來得好。且若民眾嘴饞,吃點冰鎮的小黃瓜,也是炎夏消暑一個不錯的選擇。

炎炎夏日,民眾因流汗較多,導致身體水分、鹽分流較過多,恐致身體電解質不平衡,而導致出現頭昏、頭痛等電解值失衡狀況,此時,建議民眾喝點經稀釋的運動飲料,有助改善。

另,酷熱的夏天民眾覺得炎熱、口渴,其實會建議可喝點冷水、青草茶或西瓜汁的飲料,讓身體慢慢降溫、消暑,會比一下大口吃冰,讓身體快速降溫來得好,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需再與醫師諮詢。

攝取「弱鹼性均衡飲食餐」

攝取「弱鹼性均衡飲食餐」對人體保健是很重要的基本原則,不僅能長期獲得健康保障,還能自然提升免疫系統,積極改善體質與協助康復。

但觀世界各地所供應的餐飲,依然偏重於口感及高蛋白質物的千變萬化,卻忽略很重要的「營養均衡」、「弱鹼組合」、「優質烹調」、「自然無汙染」的保健飲食基本法則。


目前市面上餐飲供應(包括高價位的餐飲)約70%以上屬於「酸性組合餐」、「營養不均衡」;甚至有些食品(尤其是素食材料及零食點心)添加許多對人體不利之化學物品製作,這也是為什麼患「慢性疾病」者愈來愈多,十大死亡因素除了意外傷害及自殺因素外,其他都是由「慢性疾病」逐漸嚴重惡化形成,而慢性疾病與長期錯誤飲食有密切關係。

若能提高飲食文化,淨化飲食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安心在外吃到對身體有益無害的餐飲,人們罹患疾病機會將會大大減少,自然能達到隨時保健,隨時吃出健康之基本保障

多喝蔬果酵素 幫助消化吸收

多喝蔬果酵素 幫助消化吸收











一般大眾在還沒接觸酵素前,大多對它的特性與用途不甚了解,一旦試喝過各品牌的酵素後,就會再進一步地去研究它,越研究就越被吸引。如果只以「營養食品」這四個字來形容,框架實在太小,並不足以用來形容酵素。
 酵素是嚴選當季新鮮蔬果、野菜、種子類、海藻類,並加入珍貴高山植物及天然草本等共計百餘種植物。純屬天然,無副作用。養生、改善體質其實很簡單,把體內環保做好,就是最好的方式。其他零零散散的保健食品作用狹小,所以你必須一天吃好幾種,還必須控制好劑量,超過劑量對身體也有壞處,但是酵素就完全沒有這種問題!酵素分子小、成分跟人體所需一樣,很快就被吸收,就算有多餘的酵素身體也能貯存起來。

體內的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機能的運作,體外得到的酵素除了可以幫助消化吸收的問題,它也可以使身體變得更乾淨!原因是酵素有平衡血液pH值、血液淨化等作用。

最溫和的美腸漢方保健

醫學兼具預防與治療,這種療法溫和、安全,要美腸怎能錯過裨益良多的漢方保健呢!
虛症?實症?想美腸先辨症!以醫學來說,排便不順暢可分為虛症、實症,症狀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虛症徵狀● 便便軟或硬
● 想解卻解不出來
● 腸胃蠕動差
緩解方法:多半腸胃力量不夠,適合補氣、補脾胃的四君子湯、蔘苓白朮散,調整腸胃功能;若合併腎虛,就要加六味地黃丸等補腎藥,而芝麻、核桃入腎、滑腸,平常也可以食用。
實症徵狀● 便便乾硬不好解
● 容易出血或痔瘡
● 常4-5天才解便
緩解方法:需多補充水分,讓腸道水分變多外,因為體質過補,所以適合行氣的大黃、火麻仁來刺激腸胃道,使蠕動變快,便便不那麼乾硬,並且有清熱的效果。
超簡單腸胃保健3帖不需要複雜的藥方、不怕找不到穴點,簡單的3帖保健法,輕鬆在家就能做得到。
帖方1 穴道按壓● 穴道名稱:上脘、中脘、下脘、三陰交
● 做法:
1. 4根手指彎曲,以指尖按壓上、中、下脘。按壓3-5秒,放開後再按壓,共10次。
2. 以食指及拇指指腹按壓三陰交,感覺痠痠的而不是按到痛。共壓20下。
上、中、下脘穴道示意圖






三陰交穴道示意圖






帖方2 溫熱按摩● 輔助品:熱毛巾、熱墊毯、懷爐…等,但暖暖包不適合。熱度大約50℃即可。
● 做法:以肚臍為中心點,將輔助品放在肚臍右下邊,以掌跟推柔壓的方式,順時針方向,右下→右上→左上→左下慢慢按摩。推1圈約3-5秒,共推5分鐘。
熱毛巾非常適合用來溫熱按摩肚臍





帖方3 美腸茶飲● 材料:實症:洋甘菊、決明子、玫瑰。
虛症:洋甘菊、決明子、玫瑰、黃耆、枸杞。
● 做法:上述材料以手指抓1把(大約3-4錢),加入2000c.c.水中,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煮20-30分鐘,熄火濾渣即可。
● 提醒:不要當開水整天喝,可分2-3天喝完。
茶飲是漢方保健常見的方式之一

10萬人親身實證,10天打造緊實俏臀

妳一定可以擁有魅力臀形 

臀部位在人體正中央,也是女性魅力的象徵。身材曲線是否凹凸有致,完全取決於臀部大小和形狀,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而塑造臀形的骨盆,不但是支撐身體的基底,更足以左右身體平衡。因此,在雕塑臀形時,骨盆的調整和強化,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我在工作上會接觸許多女性,但卻難得碰上「喜歡自己臀部」的人。不僅如此,還有很多人都認為臀部是自己身材的最大缺陷。 
臀部在女性的身體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希望所有女人都能對自己的臀部充滿自信,深信:「我一定能靠俏臀迷倒男人!」 

目標是要讓大家在短短10天內雕塑出理想的緊俏臀形。介紹體能練習、伸展運動、雕塑健步、健康姿勢等四種方法。只要妳每天確實照表操課,10天後臀部應該就會比現在更瘦5公分、也更緊翹! 

分享我在家做的臀部按摩&壓穴法! 
坊間有許多商店陳列家庭用的按摩器。 
但其實妳不需要購買,只要利用家裡現成的小東西, 
就能輕鬆按摩或按壓穴道。 
在此介紹我最近常用的四種物品, 
它們都出乎意外地效果很好,請妳也務必試看看。 

1.寶特瓶 
使用500ml的寶特瓶,裝入50度左右的溫水。然後用雙手拿,自臀部下方往上按。要感覺寶特瓶由下而上按壓臀部,並大力施力。 

2.酒瓶 
用單手抓住蓋上瓶蓋的酒瓶瓶口,然後輕快地敲打臀部。敲打過臀部各處之後,再來請重點式的敲打臀部兩側,以及大轉子周圍。 

3.高爾夫球 
平躺,微微抬起膝蓋。將高爾夫球置放在臀部下方,然後坐上去,再擺動臀部滾動高爾夫球。尤其是讓球刺激臀部上方的腰薦關節,會非常舒服。 

4.裝辣椒粉的小瓶子 
請準備餐桌上使用的辣椒粉瓶,然後側坐,手拿瓶子,使力用瓶蓋部分按壓臀部。自臀部最柔軟的部位開始按壓,最後集中於大轉子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