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雷射溶脂價值 選對對象做法要得宜

雷射溶脂自從2007年底引進台灣之後,不啻是在醫學美容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不但在瘦身抽脂的行銷上炒熱了一波話題,某些菁英醫師們更是精益求精,研究出改良模式的雷射溶脂和包裝不同的瘦身元素,不但在施打的能量上大大突破原廠授予的概念,術後效果的呈現比起早先引進的其它各國更有凌駕之勢,可說是醫美版的「台灣之光」!


  在去年整個漸趨飽和而競爭的大環境中,雷射溶脂對許多已進入醫美市場經營的醫師來說,可說是開創嶄新的一條路,也確實是一項締造業績的新利器。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一般美容消費大眾的評論傳媒中不難發現,消費者對雷射溶脂評價兩極,尤其初期接受治療者對術後效果的預期可說貶多於褒,相信任何有心經營的醫師都不希望這個剛萌芽的新市場被某些消費大眾的負面觀點所扼殺。


  筆者經過累積一年多的治療經驗後,也改變了不少原先的想法和做法,深感雷射溶脂只要對象選擇和做法得宜,仍會是一項深具價值的治療。 我想在市場開發初期會產生一些滿意度不佳的負面觀感可能原因有幾項:


1. 能量參數:原廠所提供之能量標準偏低,一般國外此類病患主要以 tissue tightening 及少量脂肪的局部曲線雕塑為訴求,而非像台灣的病患大多數是以抽脂的的減幅標準來與單次雷射溶脂做比較。


2. 療程次數:筆者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當DEKA原廠的Dr.Nicola Zerbinati來台演講時所展示的案例照片中,有許多是同一部位接受 2至4次以上的雷射溶脂治療,而當我會後私下詢問 Dr.Nicola Zerbinati,如果像他本人的小腹(中等小鮪魚肚,目測約M size ),他會建議需幾次的治療?他斬釘截鐵回答:Three! 理由是:溶脂次數越多,伴隨而來的緊實效應越好!果然國情不同,筆者目前最多只遇過有病患要求做臉部的第三次雷射溶脂,至於其它身體部位,相信以Dr.Nicola Zerbinati的回答,若非醫師魅力無敵,大概會先被貼上「黑店」 標籤吧!


3. 結合溶脂後的處理方式:綜觀國外期刊上所列舉的雷射溶脂成功案例有相當多比例是合併傳統抽脂達成的(laser - assisted lipoplasty ),而且對於能量施打高低與尺寸改善關係多半未加以著墨;相較之下對於初期使用的醫師將重點聚焦於單純溶脂機器的操作,效果難免有所落差,但如今已有不少經驗值相當豐富的醫師結合各種溶脂後的引流處理,也有些將雷射溶脂搭配傳統抽脂或水刀抽脂,相信術後效果已非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