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先辨別體質狀況,了解「病症」發生是屬於何種「病證」?才能「對症」開飲食或藥物處方,否則容易產生誤診、誤導、誤傷致加重病情的後遺症。
病證和病症有何不同?
「病證」:屬於熱性體質、或寒性體質、或內熱外寒體質、或上熱下寒體質……等體質辨別即屬之。
「病症」:如頭痛、頭暈、牙痛、腰酸、肩緊、胃痛、脹氣、便秘、頻尿、咳嗽……等症狀皆屬之。
中醫看法:病證≠病症,病症是病證的症狀反應,了解「病證」比了解「症狀」更加重要,若弄錯體質,就可能開錯處方,難根本解決疾病。
例如胃痛:
一定要先了解引發胃痛的主要因素,可先利用四診(望、聞、問、切)了解基本體質狀況,如:
- 胃若屬「熱證」,一般是因胃發炎所產生的胃痛:就須用寒涼或具消炎性的食物平衡調理,才能止痛,若繼續吃熱性食物,就會讓胃火再加熱,胃發炎的症狀就會更加嚴重。(熱燥食物吃多易引發胃炎)
- 胃若屬「寒證」,所引發的胃痛,多數是因胃的消化功能不良,或因胃酵素分泌不良,或因胃消化蠕動差致有礙消化吸收,或因腸蠕動不良易脹氣等症狀所致。若食物的纖維攝取太多,或吃多不易消化食物讓胃受不了,也會胃痛。此時就須用「溫性」易消化的食物調理,若再吃多「寒涼性」食物,胃會更難受,消化功能也就更難正。
熱證胃炎的有效食療方之一:
甘藍菜汁80cc+深色萵苣菜汁50cc+胡蘿蔔汁50cc,空腹服,慢嚥。(若無特殊狀況,每周可喝三至四次,一天一次)
註:甘藍菜,即俗稱高麗菜或圓白菜;深色萵苣菜是指A菜或綠色萵苣或油麥菜或萵筍葉等。
寒證胃炎的有效食療方之二:
- 甘藍菜(切小段,煮軟)+生薑(少許,不吃)+油鹽(少許)→煮成清湯(吃菜為主少喝湯,細咀嚼,一小碗)。
- 嫩深色萵苣菜(如A菜或油麥菜等)+蔥或生薑(少許,不吃薑)+油鹽(少許)→煮成清湯(菜切小段,吃菜為主少喝湯,細咀嚼,一小碗即可)。
註:以上兩種可交替吃,但不必每天吃,胃腸舒服時即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