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研究對人類的壽命延長與協助康復貢獻很大,功不可沒。但是人們必須每天吃食物充饑,補養身體,生病時尤其需要。醫師雖為患者開立有效處方,但患者卻因飲食觀念錯誤,依然常吃對身體有害食物,必減醫療功效。
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性及藥性,這些在本草綱目、藥大辭典及古藥書籍中都明確記載。一般食物性較溫和,具無毒性或有小毒性,才會被列入食物群中,被人們常使用,食物不但可補養身體,若選對食物,吃對方法,則可達到「治病」又能「固本治本」功效,但吃不適合身體的食物或攝取方法不當,也會成為有害物質,危害健康,甚至影響生存。至於藥物,絕大多數有副作用,應盡量避免吃進身體內,除非不得已才服用藥加強療效,但用藥須十分謹慎,尤其應盡量避免長期吃藥,傷及腸胃與肝腎等器官。
醫療研究與治療者不宜過分主觀,若不深入理解「正確飲食」的重要性,忽視每天一吃就影響健康的物質,經常吃傷身體,或堅持只用「藥療」漠視「食療」,讓人類醫療悲劇不斷發生,這是「捨簡取繁」、「捨易取難」的可悲又可笑之大怪事。
「正確細緻食療法」是指「正確有效」、「詳解不誤導」的食療法,非只是理論式「藥膳」,或「粗糙盲目式食療」(不對證調養,一概而論式的食療建議)而言。平日用餐需選對食物(適合自己身體),做對調理方法,食不過飽,才能達到「療」與「養」兼備功效。
屬於「病從口入」的疾病,若能先以簡單、經濟、不傷身、不浪費之自然「自癒法」幫助自然康復,是幫助健康,建立更大健康保障的最理想方法。
「正確細緻食療法」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為國家及個人都省下龐大醫藥費,讓人們少受病痛之苦,而受益更多。